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直腸肛病,主要見大人,隨著年齡的增長發(fā)病率增加。正因為如此,許多痔瘡患者不把它視為疾病。但是專家介紹,痔瘡一般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,但是痔瘡的存在很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的誤診,比如90%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。專家提醒,雖然痔瘡不會轉化為直腸癌,但痔瘡患者最好及時去醫(yī)院做直腸指檢和直腸鏡檢查。同時,通過自我觀察、感覺和直腸檢查也很重要,特別是大便次數增加,伴有內急后重感覺的患者必須警惕。
痔瘡:懷孕6個月后最容易形成
關于痔瘡的原因,廣州醫(yī)科大學腫瘤醫(yī)院胃腸腫瘤外科主任劉海鷹說,骨盆和肛門周圍組織內的靜脈壓力過大,直腸靜脈內的血液淤積、血栓形成,靜脈擴大,痔瘡形成。
直腸靜脈回流受阻,直腸靜脈出現血液淤積和靜脈擴張的因素,長時間坐著、站立、前列腺肥大、骨盆巨大腫瘤等可能引起痔瘡。同時,腹瀉和便秘會引起腹肌緊張,增加直腸肛管的靜脈壓力,時間長了也會引起痔瘡。
另外,孕期女性,尤其是孕期后6個月,由于增大的子宮和子宮內胎兒也會對盆腔靜脈造成壓力,最容易形成痔瘡。自然分娩時,將胎兒推出體外強壓會加重痔瘡的癥狀。
“這也就是為什么痔瘡在女性中的發(fā)病率較高?!碑斎?,還有女性在更年期時的內分泌變化等其他因素。
直腸癌:90%以上的病例在早期被誤診為痔瘡
痔瘡的臨床表現是大便時有血或腫塊從肛門脫落。根據發(fā)生的部位,痔瘡有外痔和內痔。肛管內發(fā)生的是內痔,肛門周圍發(fā)生的是外痔,也有內外兼有的混合痔。內痔主要是無痛間歇性便后出血和痔瘡脫落的外痔是肛門的不適感,容易濕潤不干凈,在此形成血栓和皮下血腫會引起劇烈疼痛。
值得注意的是,痔瘡一般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,但痔瘡的存在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的誤診,最重要的是直腸癌。近年來,臨床上出現了許多直腸癌在痔瘡的掩護下成長,直到發(fā)生明顯的梗阻癥狀才被診斷出來。這與許多患者不治痔瘡有關。很多認為自己患痔瘡的患者,早期喜歡從藥店購買外用藥膏自治。直到癥狀加重才就醫(yī),很多到醫(yī)院一做直腸指檢,已是直腸癌晚期。90%以上直腸癌病例早期被誤診為痔瘡。
檢查:直腸指檢和直腸鏡檢查是王道
直腸癌是消化道發(fā)生率高的惡性腫瘤,無論是病因、病理、治療還是預后,直腸癌和痔瘡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,為什么有這么高的誤診率呢?其中一部分是患者的自我誤診,一部分是醫(yī)務人員的推測。最主要的原因是直腸癌和痔瘡的臨床表現有便血、大便次數增加等,直腸癌初期容易被誤診為痔瘡?!?/p>
“只要病人警惕,直腸癌的早期發(fā)現是完全可能的,而且早期直腸癌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好?!碑斎?,只憑癥狀和大便化驗還不能診斷分明?!爸蹦c指檢和直腸鏡檢查才是王道。
痔瘡可能發(fā)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,直腸癌患者多為中年人或老年人?;颊咭部梢杂煤唵蔚姆椒ㄟM行自我檢查。
首先是自我觀察和感受。劉海鷹說,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,排便時傷害患部,血液多隨大便排出后滴落,血液不與糞便混合,不存在粘液。直腸癌患者的大便經?;旌涎?、粘液和濃液。另外,直腸癌患者的大便習慣明顯變化,大便次數增加,伴隨著緊急情況。也就是說,腹痛困難,有時候想大便,肛門可能會掉下來,但是蹲下后沒有大便感,或者排少。另外,腹瀉患者用藥后腹瀉不能減輕的話,應該特別注意。
接下來是直腸指檢。用手指伸入肛門內檢查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。大部分痔瘡和直腸癌發(fā)生在手指接觸的部位。“如果用手指由肛門伸入觸之,感到內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則為痔瘡;如果感到腸內有菜花硬塊或邊緣隆起中間凹陷的潰瘍,并發(fā)現腸腔狹窄 得僅能容納一個手指,而且檢查后,指套上沾有血液、濃液和黏液者,則極有可能患上了直腸癌,應該快去醫(yī)院就診,以免錯失治療機會。”
誤區(qū)澄清:痔瘡一般不會轉化為直腸癌
“有很多人會有疑慮,即使痔瘡和直腸癌都是腫塊,那痔瘡腫塊會不會轉成直腸癌呢?”其實,痔瘡和腫瘤是兩個不同性質的疾病。痔瘡簡單理解為肛門邊緣皮下血管和周圍組織擴張、增殖,腫瘤是直腸粘膜異常增殖的變化。
痔瘡越來越大,西瓜中的果肉越來越多,體積越來越大的腫瘤是西瓜皮上長的瘢痕腫物。一個是肉,一個是皮,兩件事。一般來說,痔瘡不會變成直腸癌。
腸息肉一般不會發(fā)展成腸癌,但也有例外。患者在做腸鏡和肛門指檢時,也會發(fā)現腸息肉,腸息肉也會發(fā)展成腸癌嗎?劉海鷹說,息肉和癌癥也不一樣,息肉惡化的概率一般很低。但是,結腸多發(fā)性息肉,一般是家庭性的,這種患者遺傳性的多發(fā)性息肉可以變成直腸癌。
另外,息肉是慢性疾病,息肉細胞突變可能發(fā)生惡變,但這種概率不高。做腸鏡的時候如果發(fā)現息肉的話,醫(yī)生一般都會把息肉摘除掉,如果在做病理活檢的時候是惡性的,那么就需要做根治手術。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克魯尼網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提示: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,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。
下一篇 痔瘡能根治嗎?